Search


老師提示的觀念十分有用
Q、價格已偏高該如何進場?
三個做法;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老師提示的觀念十分有用
Q、價格已偏高該如何進場?
三個做法;
1)等機會;但從1995年之後;美股本益比低於15的機會很少;只有08年金融海嘯那一次。
2)分批進場;10次以上的分批進場。
3)搭配資產配置;(至少也有股債共舞;兩種以上資產)。
第三種方式最為建議;因為有安全性的資產;可全程參與;因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低點;且還可以在關鍵點;危機入市。

PG預計透過定期買進VT提升股票部位占總資產比例到40%以上,再補足適當債券、REIT部位,並且預留額外資金等待下跌10% 20%時進行加碼。當然,定存、預留現金也是必要的配置。

投資美股;該如何進場?

回答Chen Carlos的提問;
想要購買的VTI;先鋒基金的產品(代表全美國股市的指數基金);價格已偏高;該如何進場?

這個問題我沒有絕招;但可以有幾個思維。

短期和中期的視野---

美股由於體質的關係;加上得天獨厚的條件(詳細請參閱第一本書);在指數屢創新高的情況下;操作手法跟台股的區間整理;實在不盡相同。

想抓到高點;相對有機會;低點困難度比較大;美股本益比落在10的時候;是相對的低點;但這個時間也不是很容易抓到;
可以說是(碰到)而不是(抓到)。

1)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不算;1940年到1950年;有2次機會。

2)如果想等這個最低點(PE=10);接下來眼睜睜地25年沒有機會進場;你會怎麼想?

3)1973年石油危機來了;本益比再次碰觸到10;反彈個兩三年之後;本益比在低於10的情況之下;竟然待了十年;最低的時候本益本竟然還接近7;你又怎麼想?

4)1982年之後;美股的本益比沒有低於10(諾貝爾得獎的耶魯教授的席勒本益比;計算則不同)。

5)最低點的股底可遇不可求;那美股的中間值呢?
美股本益比的平均值大約在15左右。

6)勉強得出一個不是(絶對)精準的觀察;
A)美股本益比能夠在10以下;是天賜良機;但1977-1982年左右;本益本己在10以;但低還可以再低;是美股歷史上的特例;但也夠受的。

B)多數的時間本益比在10到20之間;大約在16算是一個長期平均值;你有機會區間操作。簡單的說本益比16以下風險性不太大;10左右是好機會;高於16以上要逐漸提高警覺;25以上要非常警覺;但也不是那麼簡單;(還要參考當時的經濟成長動力;股市延遲反應的效應及當時利率高低等諸多变數)。

C)美國2016年5月份的本益比大約24;所以並不便宜。

那怎麼辦?三個做法;
1)等機會;但從1995年之後;美股本益比低於15的機會很少;只有08年金融海嘯那一次。

2)分批進場;10次以上的分批進場。
3)搭配資產配置;(至少也有股債共舞;兩種以上資產)。

第三種方式最為建議;因為有安全性的資產;可全程參與;因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低點;且還可以在關鍵點;危機入市。

長期角度的視野---

投資大師彼得.林區;提出這樣的概念;也做這樣的計算:

1)1940年1月30號;(只放一筆)1000美元;在標普500(SPY);52年後變成33萬美元。

2)如果(每年)同樣在1月30號;都再(多)加入1000美元;52年後變成355萬美元。

3)最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個做法和概念;如果美股每次下跌超過10%;機不可失;再加碼1000元(這52年當中;也只有31次的機會);總投資成本8萬3;但52年後是629萬美元。

你喜歡;哪一種操作模式呢?

如果美國還可以持續維持強國的競爭力;那麼在保有長打的王牌下;在再依你的興趣和時間;看有沒有機會也會出短打。

最近錢雜誌出的新書;(五線譜投資術);利用標準差;抓出超買超賣的區域;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;作為短打揮棒的參考。

另一個公債的提問;下次回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PG財經筆記是一個專注在財富管理、投資、金融市場以及投資者心理的部落格。
View all posts